在印刷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民族印刷厂不断加强管理,扩大经营,深化改革,成效显著。厂长姚连成透露:今年民族印刷厂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条件、企业管理、人的素质等方面都具备了与国内外同类企业竞争、抗衡的实力。
民族印刷厂始建于1951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曾经为我国的民族印刷事业的发展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先后排印了《红旗》杂志(民族文版)、《人民画报》(民族文版)、《民族画报》、《民族文学》、《民族团结》等5种期刊数千期,并用5种民族文字印刷了《选集》、《选集》等著作以及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文献、社会科学、政治理论读物等,计划经济时期,该厂始终是我国印刷行业的一支排头兵。
改革开放后,民族印刷厂同样面临着许多国企遇到的困难,以工学硕士姚连成厂长为首的领导班子通过冷静的思考,及时决定“向市场找出路、向市场要发展”,确立了“扬优避劣、以中次印刷为主”的市场经营战略,带领企业走上规模、上档次、向市场进军之路。
进入90年代,印刷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厂领导一班人深深认识到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强手如林的国内外竞争对手中扩大市场份额,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印刷质量和档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经过深入的调研、周密的分析,厂领导迅速做出决策,首先从改善基础设施、抓硬件改造入手,先后引入了德国“高宝”4色机,美国“哈里斯”V30色彩色轮转机等世界上较先进的印刷机械,扩建了厂房两万平方米,配套引进了印刷“后加工”设备,从此民族印刷厂不仅可以印刷彩色印刷品,还可以对产品包装进行系统的印刷,为该厂立足国内,增强国际竞争力,向现代化企业迈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仅这次改革就使该厂资产由1992年的2000万元增到1998年的8000万元。
传统的企业资源是资金和物,而姚厂长却认为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因此民族印刷厂注重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多种培训方式,从专业技术到企业管理、文化知识等不同方面,采用“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等方法,对全体员工进行素质培训,全厂上下形成了学专业技术、学现代科学的良好氛围,职工综合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同时厂领导通过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使职工的观念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在深化企业改革中,为了适应印刷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民族印刷厂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改革了工资分配制度,首先在全厂进行定员定岗、责任到人。针对厂里的实际情况,将工资改革分为3块:生产车间、管理部门、辅助系统。(1)生产车间,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岗位职责提出生产工作目标要求,核定目标工资标准,在考核产量、质量、原材料消耗、操作、设备维护保养、现场管理等指标的基础上确定个人实际收入额,做到公平、公正。(2)中层管理,对于中层管理人员实行年度考核工资,年度考核工资由月度工资和年终考核工资构成,调动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3)辅助车间,将辅助工序从生产中剥离出来,实行内部市场运行机制进行内部市场结算,逐步增强辅助工序的社会化市场竞争能力。
现代化的印刷业是生产、时间短、速度快。姚厂长具有远见卓识,着眼企业长足发展,在一期改造中,就为下一步的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预计到2000年9月,民族印刷厂的主要科室、生产车间全部建立计算机管理网络,逐步使内部管理、市场经营、生产流程等实现自动化管理,生产计划从过去的按旬制订到现在的按小时计划,使生产流程更加有序。真正实现了数据化管理,增强了竞争水平,已具备了同国际强手竞争抗衡的实力。在市场营销上,努力增加客户,地参与印刷市场的竞争。
(李少波 张云霞 段桂宏)
《市场报》 (2000年06月12日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