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是由大众报业集团主办的山东省的省级晚报,1988年1月1日创刊,由同志亲笔题写报头,多年来一直是山东省发行量、广告收入、社会影响面广的报纸。
齐鲁晚报勇于改革创新:在全国报界,率先实行全员招聘,率先实行卫星传版,率先实行自办发行;在全国晚报界,较早实现晚报早出,较早实现彩色印刷,较早实现多元经营,齐鲁晚报在全省17市同步印刷,日均发行量达到170余万份,年经营总收入9亿多元,年上缴利税超过3亿元。
齐鲁晚报在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上稳居前10强,曾名列第三;连续八年蝉联世界报业发行二百强,2009年在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当中位居第22名,位居中国都市类媒体位;连续七年入选中国价值品牌500强,2011年品牌价值高达28.96亿元。齐鲁晚报是首批全国新闻系统精神文明示范单位之一,也是山东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省级报纸。齐鲁晚报注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涌现出一批名编名记,其中胡同记者张刚受到同志的批示肯定,成为新闻界学习的先进典型。
2010年9月,大众报业集团和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实施战略合作,将沂蒙晚报、鲁南商报交由齐鲁晚报一体运营,与生活日报一起组成齐鲁晚报报系。[1]
编辑本段
晚报风格
齐鲁晚报一贯坚持为读者服务,与读者俱进的办报宗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办报理念与办报风格:
强调新闻性以快的速度及时报道国内外的重大新闻事件;
注重贴近性贴近社会,贴近读者,关注弱势群体,反映群众呼声;
重视参与性积极组织,参与各种有益社会、有益公众的各类活动;
突出服务性利用资源优势,为社会大众与广告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追求文化性讲究文化品位,雅俗共赏而不媚俗。
正因如此,《齐鲁晚报》已经成为广大读者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知心朋友;也正因为如此,《齐鲁晚报》连续被评为山东省十佳报纸,连续被中宣部列为全国新闻界精神文明示范单位,并被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省青年文明号标兵单位称号。
本报自1994年开始开发卫星传输报版技术,先后在省内建立了济南东、济南西、青岛、烟台、临沂、潍坊 济宁、泰安、枣庄、聊城、淄博、德州、滨州、菏泽、东营、日照、威海等17个分印点,同时,《齐鲁晚报》还在北京、沈阳建立了两个分印点。莱芜市文化、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已经融入省会济南一小时都市圈,《齐鲁晚报》也已经成为受莱芜市民阅读的报纸之一,在莱芜设立本报分印点是大众报业集团积极贯彻我省文化强省战略的有效举措。
编辑本段
晚报报徽
齐鲁晚报报徽
意象一太阳报徽以红黄相间的太阳作为图案的整体意象,象征齐鲁晚报每天清晨伴随着初升的太阳,把的资讯带入千家万户。太阳养育了世间万物,对于齐鲁晚报,读者就是太阳。卷起的报纸镶嵌其中,表达出齐鲁晚报与读者血脉相连、密不可分的关系。太阳送给温暖,阳光带给快乐祥和,象征着晚报每天带给读者阳光般的心情。
意象二地球整个图形又像不停旋转的地球,象征着晚报服务读者正如地球的转动,日日夜夜,永不停息。新闻资讯越来越多,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地球的形象寓意齐鲁晚报的新闻视角囊括全球。
意象三镜头白色的卷起的报纸,镶嵌在金黄的太阳中,巧妙地构成了一个正在聚焦的镜头,象征着齐鲁晚报的新闻雷达24小时打开。镜头总是忠实地记录事物的原貌,象征着齐鲁晚报永远不忘真实性这一新闻的生命。
意象四凤凰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寓意齐鲁晚报每天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千家万户。飞舞的凤凰则寓意齐鲁晚报作为山东省的平面媒体,领舞报媒,暗合晚报办主流大报,树百年品牌的宏大愿景。意象五报纸抽象的图形似舞动的飘带,还像卷起的报纸,寓意齐鲁晚报事业蒸蒸日上。
编辑本段
晚报创刊
齐鲁晚报这4个字是为齐鲁晚报题词
题词(原件珍藏在《大众日报社》档案室)
齐鲁晚报创刊号
编辑本段
读者分析
读者性别分布:
男性和女性群体中,分别覆盖到65.9%和61%的读者;均远远高于其他报
齐鲁晚报
纸相应比例,说明,《齐鲁晚报》是不同性别读者都非常喜爱的报纸,
读者年龄分布:
读者平均年龄35.7岁,比调查总体的平均年龄小,主要集中在25-44岁之间,且在25-44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数比例高于调查总体的相应比例,说明《齐鲁晚报》主要聚集了一大批年富力强,处于社会中坚的青壮年读者,是《齐鲁晚报》具有较高广告价值的一种体现。
读者学历分布:
高等学历(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 有70.8%是《齐鲁晚报》读者,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力;说明《齐鲁晚报》是广告直达高学历目标受众的媒体。
读者月收入分布:
在中高个人收入人群中(个人月收入2000元以上) ,有64.5%是《齐鲁晚报》的读者,具有较强个人消费能力人群,显示了《齐鲁晚报》在高个人收入目标受众中的广告优势。
编辑本段
媒体价值
不同性别读者都非常喜爱的报纸,是进行汽车、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