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石以石色的不同,分为黄田、白田、红田和黑田四种:
黄田中又有黄金黄、橘皮黄、枇杷黄、熟粟黄、桂花黄、肥皂黄、糖果黄等多种色泽。
白田略带淡黄,萝卜纹明显。
红田色如橘皮,鲜艳通明。
黑田有黑皮、纯黑及灰黑色三种。黑皮又称乌鸦皮蛤蟆皮,表面呈蛤蟆皮状,黑斑则通体带赭,灰黑略呈淡灰色。
此外,还有银裹金(外裹白色层,内为黄色)和金裹银(外裹黄色,内为白色)两种,极为罕见。
田黄石的价值主要从质、色、材三个方面来衡量。石质是重要标准,鉴赏家曾经总结为六德,即细、结、润、腻、温、凝,凡兼备的田黄石,堪称珍品。石色以黄金黄为贵,桔皮红为罕。白田不常见,黑田多粗劣。总之,石色纯洁者为佳,浑浊者逊之。田黄石难得,而材巨、质嫩、色佳、刻工精妙者更为罕见。
人们鉴别田黄石通常是以外表皮、肌质纹理、格裂形态为重要标准,形成了无皮不成田、无格不成田、无纹不成田的三个主要依据。
田黄石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藏家喜爱,于是不少人企图用其他的山石鱼目混珠。然而那些伪造的山石皮若皮屑,色多呈赭黄或锈红,纹理若牛毛纹、棉花团纹或如老萝卜皮下的纤维纹,干燥乏亮、格色略显淡,与真正的田黄石可谓一地。
比如近年来出产于浙江昌化的昌化黄石就常扮演李鬼的角色。虽然昌化黄石是原来开采石矿时废弃丢在半山,后被泥土覆盖又受雨水浸润的石材,其中的矿物成分有与田黄石相似的地方,但它没有田黄石那种二次生成的条件,因此,也就不具备田黄石的六德。如果仔细对比,就会发现昌化黄石的石质较粗、较松,多掺杂有小黄点,纹理多较松散似水线。
另外,还有以人工作假的手法来伪造的田黄石。常见的手法有:
(1)假造石皮,通常用颜料涂染或用胶水调石粉涂抹其表,磨亮后就像紧裹着石皮的田黄石,然而这种石皮皆松且脆,浊不透,干结如疤,遇刀即脱。
(2)用山石做原石在某个部位镶嵌或粘上一片至数片小的田黄石做幌子,骗人耳目。
(3)用数块小田黄拼凑成一块大田黄,粘接的缝隙均按裂格来雕刻处理,巧妙地露出石身肌理,使其既有皮又有纹。但粘与镶得再密也总有破绽,有的会露出与自然裂格相异的平直缝隙,有的会露出胶痕,不可能毫无痕迹。
二、独特帝王文化的背景,成就石帝魅力
印者,信也。《说文解字》对印的解释是执政所执信也。数千年来,印章一直是中国官方和平民的重要信物。寿山石印章色彩斑斓,柔而易攻,独步天下,历代文人墨客和帝王将相均对其宠爱有加。
传说中田黄是乾隆皇帝做梦时玉皇大帝赏赐的宝贝。田黄由于其稀缺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很久以前便已经掀起盛极一时的玩赏之风。在清代帝王的眼里,田黄的地位超过一切珍宝,而民间则早已被神化,甚至认为它可以驱邪辟灾。诸多的因素令田黄从中国的众多石品中脱颖而出,被尊为石帝。清朝康熙皇帝曾率群臣向一枚硕大圆润的田黄顶礼膜拜,以取年年福(建)寿(山)田(黄)丰(收)的吉兆。咸丰皇帝临终前赐给慈禧一枚同道堂印章,她可以用这枚印章与皇后同理军国大事。正是这枚印章帮她逐渐掌握权力,登上了中国统治者的地位。而这枚非同一般的同道堂印章正是一块田黄,这使不可一世的慈禧太后对田黄产生了敬畏之情,从内心感觉到田黄的神奇和通灵。发展到后,她一见到田黄便沐浴焚香。目空一切的老佛爷的这种惊人之举,让珍贵已极的田黄更加身价百倍。以至到后来官场权贵敬石成风,当朝为官的无不以求得一块田黄护官为幸。从此以后,田黄便成了权力的象征。末代皇帝溥仪出逃流亡的时候,随身携带的物品屈指可数,但在逃亡的整个过程中他始终保存着一件田黄三连章印玺。
三、巨大的升值空间,成为收藏品及投资对象钻石是收藏家和投资者喜爱的投资品种,投资钻石比较稳定,目前钻石1克拉是9-16万元的价格。它的回报率,国际钻价保持年均3%-5%,名贵的也只达到20%-30%。
田黄的升值空间有多大呢?历史上早就有田黄石易金三倍之说,也就是说,比黄金还要贵三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易金三倍已经远远不能说明田黄石的昂贵了。十几年前,福州有家雕刻厂有一块银包金枇杷黄的田黄,其温润灿若明霞,全厂上下都视为镇厂之宝。当时有位华侨出价120万他们没舍得卖。以当时的金价换算,120万,元足足是当时金价的60倍。也就是说,十几年前,田黄已是易金六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