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核心参数匹配(重中之重)
电压(V)必须完全一致:看适配器铭牌标注的输出电压(如 “DC 12V”),需与大屏原装适配器电压完全相同。电压过高会烧毁大屏硬件,过低则无法正常供电。
电流(A)需≥原装规格:新适配器输出电流(如 “3A”)不能低于原装适配器,等于或高于均可。电流不足会导致供电不稳定,大屏可能频繁重启或无法启动。
电源极性必须一致:适配器插头的正负极(内芯 / 外圈)需与大屏接口匹配,铭牌上会标注(如 “内正外负”),极性相反会直接损坏大屏主板。
2. 接口与物理匹配
接口形状、尺寸要贴合:新适配器的输出插头,需能紧密插入大屏电源接口,不能松动、晃动,也不能强行插入(避免损坏接口)。
线材长度与接口方向:根据大屏安装场景,确保线材长度足够,接口方向不影响安装,避免因线材拉扯导致接触不良。
3. 辅助验证:外观与认证
检查外观做工:选择正规品牌适配器,外观无破损、鼓包,铭牌印刷清晰,标注参数完整(含输入电压、输出电压 / 电流、极性、品牌信息)。
确认认证:适配器需有 3C 认证(国内标准)、CE 认证等,避免使用无认证的劣质产品,既不匹配也存在隐患。
交叉测试验证:若有条件,用新适配器连接大屏,能正常开机、稳定工作,且适配器无异常发热,说明完全匹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