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扶手的安装位置需遵循无障碍通行、防护、使用便利三大核心原则,结合《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及不同场景需求,具体要求如下:
一、通用基础要求(所有场景适用)
连续覆盖关键通行区
扶手需沿 “高频通行路径” 连续安装,避免中断(除非遇到门、转角等必要节点)。例如:
走廊、通道:需覆盖整个通行长度,若长度超过 10m,中间不得无故断开;
坡道、楼梯:扶手需从坡道起点延伸至终点,楼梯扶手需与楼层走廊扶手连贯,无高度差。
避开障碍物,预留操作空间
扶手与墙面、门框、开关等障碍物的间距需≥50mm,避免手部抓握时被卡住;
扶手下方若有暖气片、管道等,需预留≥150mm 的空间,不影响抓握姿势,也方便清洁。
转角处需平滑过渡
直角转角(如走廊拐角):需安装 “L 型转角扶手”,或通过弧形连接件实现平滑过渡,避免直角尖锐处划伤;
弧形通道:扶手需随通道弧度弯曲,弯曲半径≥300mm,确保抓握时手部受力均匀。
二、分场景具体安装位置要求
1. 公共通行场景(走廊、通道、坡道)
安装范围:沿通道两侧墙面安装,若通道宽度≤1.2m,可仅在单侧安装;宽度>1.2m,需双侧安装(方便双向通行人群使用)。
特殊要求:坡道扶手需与坡道坡度一致,且从坡道底部 1.5m 外开始延伸,顶部延伸至平台 1.5m 处,确保上下坡道全程有扶手借力。
2. 卫生间 / 浴室场景(家用 / 商用通用)
核心是 “覆盖起身、移动、淋浴等关键动作的借力点”,避免滑倒或无法起身:
马桶旁:
侧墙扶手:安装在马桶左侧或右侧墙面,距离马桶边缘 200-300mm,高度 700-750mm(适配起身时手部自然抓握位置);
后墙扶手(可选):安装在马桶正后方墙面,高度 850-900mm,辅助向后借力。
淋浴区:
淋浴区外侧墙面:安装横向扶手,长度≥800mm,高度 800-850mm(方便进出淋浴区时抓握);
淋浴区内部:可加装 “U 型扶手” 或纵向扶手,围绕淋浴喷头区域,方便站立淋浴时稳定身体。
洗手台旁:
安装在洗手台两侧墙面,高度 850-900mm,辅助弯腰洗手后起身。
3. 楼梯 / 台阶场景
安装范围:楼梯两侧需均安装扶手,若楼梯宽度>1.8m,需在中间加设扶手(方便双向通行)。
高度与延伸:扶手高度 850-900mm(从踏步前缘算起),且需从楼梯级踏步前缘延伸至顶部平台 1.5m 处,底部延伸至地面平台 1.5m 处,避免上下楼梯时 “无扶手衔接段”。
4. 儿童 / 老人专属场景
需结合使用者身高和动作习惯调整位置:
儿童区(如儿童房走廊、幼儿园卫生间):
扶手安装高度 600-700mm(适配 3-12 岁儿童身高),且表面需做防滑处理,避免儿童抓握时脱手。
老人房 / 养老院:
除常规位置外,可在床边墙面安装扶手(高度 750-800mm),辅助老人从床上起身;座椅旁墙面也可加装短扶手,方便坐下或站起。
三、避坑提醒(安装位置易出错点)
避免安装在 “墙面空心处”:如石膏板墙、空心砖墙需先加装 “加固木板” 或使用加长膨胀螺丝,确保扶手承重≥150kg(尤其是卫生间场景,需承受身体重量)。
不遮挡关键设施:扶手不得遮挡插座、开关、门的开启路径,也不得影响马桶、淋浴喷头等的正常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