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工程需按阶段推进,每个阶段的重点任务不同,直接影响终效果。
前期规划设计阶段:这是工程的基础,决定冷库的适用性与经济性。
需求明确:确定冷库用途(如食品保鲜、医药存储)、温度范围(高温 / 中温 / 低温 / 超低温)、存储量(按吨位或体积计算),以及是否需要特殊功能(如防爆、无菌)。
方案设计:根据需求设计库体尺寸、设备选型(制冷机组、蒸发器、保温材料)、管道走向和电控系统布局,同时结合场地条件(如地面承重、通风情况)优化方案,避免后期整改。
成本核算:根据设计方案计算设备采购、施工、辅材等总成本,形成预算,确保工程费用可控。
中期施工安装阶段:这是方案落地的关键,需平衡进度与质量。
场地准备:完成地面平整、防水处理、强弱电布线,清理施工场地,为后续作业创造条件。
核心施工:按 “库体搭建→设备安装→管道连接→电控布线” 的顺序推进,可在部分环节采用并行施工(如库体搭建时场外预制管道),但需做好交叉作业的质量管控。
调试检测:施工完成后,进行系统检漏、抽真空、充注制冷剂,通电试运行,测试降温速度、温度稳定性和设备运行状态,确保符合设计标准。
后期验收与运维阶段:这是工程交付与长期稳定运行的保障。
正式验收:联合甲方、设计方、施工方对冷库的质量(如密封性能、制冷效率)、资料(如施工图纸、设备合格证)进行验收,确认无误后交付使用。
运维支持:施工方提供操作培训(如如何调整温度、处理简单故障),并建议定期维护计划(如清洁蒸发器、检查密封条),部分项目还会约定 1-2 年的质保期,保障后期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