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与近现代书籍在形式、内容、制作工艺上有显著差异,主要特征包括:
载体材料:早期以竹简、木牍、帛书为主,东汉造纸术普及后,纸张成为主要载体(如汉代麻纸、唐代皮纸、宋代竹纸等)。
文字与书写:以汉字为主,书写或镌刻遵循古代字体规范(如篆、隶、楷等),且涉及 “避讳制度”(如唐代避 “李世民” 讳,“民” 字缺笔;清代避 “玄烨” 讳,“玄” 字改写为 “元”)。
装帧形式:历经演变,主要有卷轴装(秦汉至隋唐)、经折装(唐代佛教典籍常用)、蝴蝶装(宋代主流)、包背装(元代兴起)、线装(明代普及,延续至清末,是古籍代表性的装帧)等。
内容结构:多按 “经史子集” 四部分类(唐代以来的主流分类法),每部书通常包含序、目录、正文、跋等部分,部分有批注、校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