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颜色:
首先,观察板材的色泽。淡黄色(为竹木原色)带有水色,这种色泽通常表明板材由全新料(8型树脂,每吨价格约7000元)制成。白色板材可能含有过多的石粉,接近石塑板材。若板材色泽暗淡,甚至发乌、发黑,则可能添加了工业颜料,这类产品的主原料是纯工业废弃料和石粉。需注意,这类产品的铅含量往往严重超标,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观察板材的正面,我们需留意两点:其一是平整度,其二是膜泽膜面。全新料板材,其成分多为超细粉状碳酸钙(目数在2000以上)与纳米活性钙,这使得板材能够保持平整且光泽度好,带有自然的水色。相比之下,工业废弃料板材则通常由废品收购站的初级打碎磨粉制成,杂质多且颗粒粗大(目数约40),因此生产的板材表面粗糙、色泽暗淡,甚至出现凹凸坑点。此外,膜包覆后的产品质量也受到影响,可能出现气泡、杂质和坑点等问题。
再来看膜泽膜面,这里的关键是基材与膜面的收缩比。如果两者相差甚远,就会导致基材露白的现象,这在板材装饰上墙后1-3个月内会逐渐显现出严重问题。同时,使用的PVC膜质量也是关键因素。劣质低价PVC膜图纹模糊、厚度不足,容易透底;而优质PVC、PP膜以及进口免漆膜则色彩清晰、图纹逼真、光泽度好、立体感强,且厚度适中。这两种膜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可能难以辨别,但其差异却显而易见。
二闻
全新料制成的竹木纤维板,会散发出淡淡的竹木清香,这种气味并不刺鼻。而如果是用工业废弃料生产的劣质板材,则会散发出刺鼻的异味和难闻的发臭气味,这通常意味着铅含量严重超标,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三掂
在相同尺寸下,竹木纤维板会有不同的重量,这主要取决于其成分和工艺。一般来说,存在三种情况:轻盈、适中、沉重。许多人误以为越重的板材质量越好,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沉重的板材往往石粉含量过高,这样的板材塑化效果不佳,发泡程度低,导致其韧度不足,容易断裂和破碎。而轻质的板材则可能为了降低成本而采用了高发泡技术,这样的板材密度不够,缺乏硬度,抗压性也较差。更严重的是,它们在遇到热胀冷缩时收缩比过大,装饰上墙后可能出现显著裂缝。相比之下,优质的适中板材在切口截面处密度良好,表面平整光滑且色泽均匀。其配方科学,塑化程度高,发泡适中,凝固度强。对于竹木纤维板来说,其收缩比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每平方米的收缩比应控制在约0.047mm以内。
四折
通过折弯测试,我们可以评估竹木纤维板的韧性。若3米长的板材能够轻松实现360度折弯,这表明其具有出色的活性与韧性,进而预示着其使用寿命的延长。
五划
通过用指甲用力划过基材,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板材的硬度。若板材硬度不足,则会出现明显的划痕;而硬度较高的板材则不会显现指痕。
六拼
观察板材的拼缝情况,合格板材的拼缝应当严实无缝,整体平整,公母槽拼接后稳固无松动。而不合格板材则可能出现中间紧密而两端有缝隙,或两端紧密而中间有缝隙的质量问题,更有甚者,会出现波浪形缝隙、斜面缝隙,导致上墙后整体不平整,落差明显,严重影响美观度。
七泡
经过一段时间的水浸泡,板材应无脱胶、起泡现象,且粘合度保持良好。例如,将竹木纤维板与金鱼缸一同使用,通过养鱼来验证板材是否真正做到零苯零甲醛,是一种直观且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