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上述评估维度,常用以下 3 种定价方法,实际操作中需交叉验证:
1. 成本法:基于原始价值的折旧计算
公式:二手价格 = 原始购置成本 ×(1 - 折旧率)- 修复费用(若需维修)
折旧率计算:
年限平均法:折旧率 = 已使用年限 / 设计使用寿命(适用于磨损均匀的设备)。例如,一台原始成本 100 万、设计寿命 10 年、已使用 5 年的流水线,折旧后价值约 50 万(未考虑维修和市场因素)。
工作量法:更适合以运行时长计损耗的设备,折旧率 = 累计运行时长 / 设计总运行时长(如设计总运行 10 万小时,已运行 3 万小时,折旧率 30%)。
注意:需扣除设备的功能性贬值(如技术落后导致效率低)和经济性贬值(如能耗过高、维护成本上升)。
2. 市场法:参考同类设备的成交价格
收集 3-5 个近期同品牌、同型号、同使用状态的二手设备成交案例,分析差异(如运行时长、维修记录),调整价格。
例如:同类设备平均成交价 80 万,若目标设备因保养更好、附带全套配件,可溢价 5%-10%,定价 84-88 万;若存在核心部件磨损,需折价 10%-20%,定价 64-72 万。
3. 收益法:基于设备未来收益的折算
适用于仍能稳定生产的流水线,通过估算设备未来可创造的净利润,按一定折现率折算现值。
例如:某流水线未来 3 年预计年净利润 10 万,折现率 10%,则评估价≈10/(1+10%) + 10/(1+10%)² + 10/(1+10%)³ ≈24.87 万。
注意:需结合设备的产能、故障率、维护成本等预测收益,适合专业买家(如工厂自用)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