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需严格按既定方案执行,全程遵循 “先断能、后拆解”“先电气、后机械” 的逻辑,避免事故。
1. 断能与隔离:切断所有动力源
彻底断电:断开电梯主电源(通常为 380V 三相电),并在配电箱处悬挂 “禁止合闸” 警示牌,由专人看管;同时拆除应急电源(如蓄电池),防止意外启动。
断水 / 断气:若电梯配套有液压系统(如液压电梯)或气动装置(如部分老旧电梯的门机),需先关闭液压油 / 压缩空气阀门,排空管道内介质(油液需收集到专用容器,避免污染土壤)。
现场隔离:在作业区域(如电梯井口、轿厢停靠层)设置硬质围挡(高度≥1.8 米),张贴 “高空作业”“禁止入内” 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2. 电气系统拆除:先弱后强,防触电
电气部件是触电风险高发区,需优先拆除:
弱电系统:先拆控制面板、召唤按钮、信号电缆(如轿厢与控制柜的通讯线),此类线路电压低(通常 12-24V),风险较低。
强电系统:拆除控制柜(含接触器、继电器)、曳引机电机电缆、照明电路等高压部件(380V/220V),作业时需佩戴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工具,避免 “带电作业”。
部件标记:对拆出的电气元件分类标记(如 “可回收”“含铅需特殊处理”),避免混装导致环保违规。
3. 机械部件拆除:按 “承重结构” 分层拆解
机械部件(如轿厢、导轨、曳引机)重量大、体积大,需结合起重设备分步拆除,核心步骤:
轿厢与对重拆除:先将轿厢停靠在底层,用葫芦固定后拆除轿厢架与导轨的连接螺栓,再分段拆解轿厢(如轿壁、轿顶、轿底);对重(平衡轿厢重量的配重块)需逐个拆卸,避免整体坠落。
导轨与井道部件:拆除轿厢导轨、对重导轨(长 6-12 米,需切割成 3 米内短段便于运输),同步清理井道内的缓冲器、限速器钢丝绳等附属部件。
曳引机与机房设备:拆除机房内的曳引机(核心驱动部件,重量可达数吨)、导向轮等,需用吊车或液压千斤顶平稳吊装,避免因重心偏移导致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