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捷制造有限公司

升降避雷针结构特点

孙涵    2025-07-21 11:11:01    0次浏览

升降避雷针是一种可通过机械或电动方式调节高度的防雷装置,适用于需要灵活调整保护范围的场景(如临时作业区、移动设备、高度可变的构筑物等)。其设计兼顾了防雷功能与操作便捷性,以下从结构特点、应用场景、安装维护要点等方面详细介绍:

一、结构特点升降避雷针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各组件协同实现高度调节和防雷功能:

·接闪器:顶部金属(通常为铜、不锈钢材质),用于吸引雷电并传导电流。

·升降杆体:核心结构,多采用高强度铝合金玻璃钢材质(轻质且抗腐蚀),分为多节嵌套式设计,通过液压、电动推杆或手动摇柄实现伸缩(升降高度可达 10-30 米,具体根据型号而定)。

·驱动系统

·电动款:由电机、齿轮箱、控制系统(如遥控器、按钮)组成,支持远程或现场操作,升降速度通常为 0.5-1 米 / 秒。

·手动款:通过摇柄带动丝杠或链条传动,适合无电源场景,操作力度较小(单人可完成)。

·底座与接地装置:底座需固定在地面或移动载体(如卡车、方舱)上,内置接地端子,通过引下线与接地网连接(接地电阻≤10Ω)。

二、核心优势相比固定避雷针,升降式设计的优势显著:

1.灵活性强:可根据被保护物体高度(如临时搭建的帐篷、移动基站)随时调节高度,避免 “过高浪费资源” 或 “过低保护不足”。

2.便携性好:折叠后体积小(如 10 米款折叠后约 2-3 米),搭配移动底座(如带滚轮的钢结构),适合应急救灾、野外作业等场景。

3.安全性高:非工作状态下可降至低位,减少台风、强风对杆体的冲击(尤其在空旷场地),降低倒伏风险。

三、典型应用场景1.应急与临时场所

·自然灾害救援现场(如地震、洪水后的临时安置点)、大型户外活动(演唱会、运动会)的临时防雷保护。

·移动指挥车、通信方舱等可移动设备,随载体部署时快速升起避雷。

2.工业与施工现场

·建筑工地的塔吊、脚手架(随施工进度升高,需同步调整避雷针高度)。

·油田、矿山的临时钻井平台、储物罐区,避免固定装置因频繁搬迁造成浪费。

3.军事与特殊领域

·野外作战营地、雷达车等军事装备,需快速部署且具备隐蔽性(非工作时降下)。

·航空航天试验场的临时发射平台,根据试验设备高度动态调整保护范围。

四、安装与维护注意事项(一)安装要点1.底座固定

·固定安装时,底座需与混凝土基础或钢结构预埋件牢固连接(螺栓强度≥8.8 级),确保抗倾覆能力(能承受≥150km/h 风速)。

·移动安装时(如车载),需用液压支腿或配重块稳定车身,防止升降时重心偏移导致侧翻。

2.升降系统调试

·首次使用前需测试升降功能:电动款检查电机正反转是否正常、限位开关是否灵敏(防止过度伸长导致杆体损坏);手动款检查传动部件是否卡顿,需涂抹润滑脂(如锂基润滑脂)。

3.电气连接

·接闪器与升降杆内部的引下线(通常为铜缆)需可靠连接,连接处做防腐处理(如热熔焊接、镀锡)。

·接地装置需独立设置,避免与载体(如车辆)的接地共用,防止雷击电流干扰设备电路。

(二)维护要点1.定期检查(每 3 个月 1 次,恶劣环境下每月 1 次)

·机械部分:检查升降杆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雨水渗入)、螺栓是否松动,传动系统(如齿轮、导轨)有无磨损,必要时更换磨损件。

·电气部分:测试电机绝缘电阻(≥1MΩ)、控制系统按钮 / 遥控器是否灵敏,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雨后需重新测量)。

2.环境适应性维护

·沿海或高湿度地区:每月对金属部件(如接闪器、螺栓)喷涂防腐漆,升降杆表面可涂覆抗盐雾涂层。

·低温地区:冬季需检查驱动系统是否因结冰卡滞,可添加防冻液(液压系统)或加热装置(电动款)。

3.应急处理

·若升降系统故障无法升起,需手动解锁机械装置(部分型号配备应急摇柄),确保雷雨前能临时固定至保护高度。

·遭受雷击后,需检查接闪器是否熔化、引下线是否烧断,必要时更换受损部件并重新测试接地电阻。

店铺已到期,升级请联系 18670343956
联系我们一键拨号1509332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