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如何延长电热水器加热管的使用寿命?

何先生    2025-07-12 09:29:32    0次浏览

延长电热水器加热管的使用寿命,需要从减少损耗、预防损伤、科学维护三个维度入手,结合其工作特性(高温、与水接触、易结垢)针对性采取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一、减少加热管的 “工作负担”,降低损耗速度

合理控制加热频率和温度

避免将水温设定过高(建议 50-60℃):高温会加速电热丝氧化和水垢生成,60℃以下既能满足日常使用(洗澡、洗菜),又能减少加热管的 “高温疲劳”。

按需加热,避免长期保温:若家中无人或短期不用,可关闭电源(储水式)或调至 “节能模式”,减少加热管反复启停的次数(每次启停都会伴随电热丝的热胀冷缩,增加老化风险)。

避免加热管干烧或局部过热

确保进水正常:使用前检查进水阀是否打开,停水后恢复供水时,先排尽内胆空气再通电(防止因水位不足导致加热管干烧)。

及时处理异常加热:若发现加热时间突然变长、水温异常偏高(如超过设定温度),可能是温控器故障,需立即断电检修,避免加热管持续过热。

二、预防水垢和腐蚀,保护加热管表面

科学防垢,减少表面损伤

定期清除水垢(每 1-2 年一次):按前文 “防止结垢” 的方法,通过拆洗加热管、使用除垢剂等方式,清除表面附着的水垢(水垢不仅影响导热,还会因膨胀挤压加热管,导致内部电热丝受力断裂)。

改善水质:加装前置过滤器或软水装置(尤其硬水地区),减少水中钙镁离子,从源头降低结垢速度(参考 “防止结垢” 部分)。

利用镁棒保护,减少腐蚀

定期更换镁棒(1-2 年一次):镁棒通过 “牺牲阳极” 原理,优先被水中的腐蚀性物质(如氯离子)消耗,保护加热管和内胆不被腐蚀。若镁棒耗尽,腐蚀物质会直接攻击加热管外壳(不锈钢或搪瓷层),导致外壳破损后内部电热丝暴露、受损。

注意:更换镁棒时需选择与热水器型号匹配的规格,避免因尺寸不符导致保护效果下降。

三、避免机械损伤和外部冲击

安装和搬运时做好防护

安装时轻拿轻放:加热管属于精密部件,安装或更换时需避免碰撞、挤压(尤其是加热管的接线端和表面涂层),防止内部电热丝被震断或外壳破损。

固定牢固:确保加热管与内胆的连接螺丝松紧适度,避免使用中因热水器震动导致加热管与内胆摩擦,损伤表面。

拆卸清洗时规范操作

非专业人员尽量不自行拆加热管:若需清洗,先断电、排空内胆水,使用专用工具(如套筒扳手)拆卸,避免用蛮力撬动或划伤加热管表面(划痕可能成为水垢附着和腐蚀的起点)。

装回时对准位置:确保加热管密封圈安装到位,避免因错位导致加热管受力不均,长期使用后内部电热丝被拉扯断裂。

四、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隐患

定期检查加热管状态

每年至少一次 “开盖检查”:断电后拆开热水器侧盖,观察加热管表面是否有鼓包、变形、锈蚀或严重结垢(若表面出现破损、漏锈,需及时更换,避免电热丝暴露短路)。

用万用表检测电阻:每年检测一次加热管的电阻值(正常范围通常为 15-30Ω,具体参考说明书),若电阻异常增大或无穷大,说明存在老化或断路风险,提前更换可避免突发故障。

维护内胆,间接保护加热管

定期排污:储水式热水器底部有排污口,每 3-6 个月打开排污阀,排出内胆底部的泥沙、杂质(这些杂质会附着在加热管表面,加速结垢和腐蚀)。

避免内胆生锈:若内胆防腐层破损(如搪瓷脱落),生锈的内胆会污染水质,加速加热管腐蚀,发现内胆漏水或锈蚀需及时维修或更换热水器。

五、选择优质加热管,从源头提升耐用性

若需更换加热管,优先选择抗腐蚀、抗结垢性能强的型号:

材质上:选高镍不锈钢(含镍量≥8%)或搪瓷加热管(表面光滑,水垢和腐蚀物质不易附着);

工艺上:选择 “一体成型” 加热管(无焊接点,减少断裂风险),避免低价劣质的拼接式加热管(焊接处易成为薄弱点)。

总结

延长加热管寿命的核心逻辑是:减少 “高温、腐蚀、结垢、机械损伤” 四大杀手的影响。通过合理使用(控温、控频)、科学防垢(改善水质、定期清洁)、规范维护(换镁棒、查状态),可将加热管的使用寿命从常规的 5-8 年延长至 10 年以上,同时降低故障概率,保障热水器的运行。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807922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