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汉沥青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
1、温度变化的影响。由于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混凝土硬化初期,水泥水化放出较多的热量,而混凝土又是热的不良导体、散热缓慢,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较外部高,这将使内部混凝土产生显著的体积膨胀,而外部混凝土随气温降低冷却收缩,尤其是受到气温、湿度及风等突变影响收缩更大。此时,内部混凝土膨胀与外部收缩相互制约,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当外部混凝土所受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当时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将产生裂缝。
2、混凝土干缩的影响。干缩是指混凝土凝结以后出现体积减缩的现象,这种收缩是长期持久的,这主要是由于置于未饱和空气中的混凝土因水分的散失引起的,而混凝土干燥时的体积变化并不等于散失出去水的体积。混凝土在干燥的空气中硬化,由于水分的逐渐蒸发,体积逐渐干缩,而这种干缩往往是表面较大,内部较小,所以常在表面产生许多微细的裂缝。
3、基层的影响。(1)路基软弱或路面基层强度不足,沉降量过大和在人工结构物与路堤衔接处、新旧路结合部位的较大沉降差都会使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2)用石灰土做基层的路面,所用石灰没有完全消解,未消解的石灰在路面完成后吸水消解,体积膨胀,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3)路面基层材料拌和欠佳,无论是稳定粒料还是白灰土基层,混合料不均匀就会使路面基层的强度差异较大,沉降大小不一;(4)基层标高失控,造成路面厚度不一致,过薄或厚薄交界处将成为薄弱断面,在混凝土收缩时,难以承受拉应力而开裂;(5)基层平整度不符合要求。由于基层平整度差,必然使得顶面平整的水泥混凝土面板厚度不等,在达不到设计厚度的地方(即基层顶面高出的地方)成为薄弱点,在荷载作用下该处很容易开裂;(6)基层干燥,这会吸收混凝土伴合物中的水分,使底部混凝土失水,强度降低,导致开裂。
4、水泥的影响。(1)首先对水泥标号应按照《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来选用。水泥标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尤其是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起重要作用的抗压强度和弯拉强度;(2)水泥的化学成分对混凝土质量有一定影响。有的水泥,特别是一些小厂生产的水泥,硅酸二钙和铝酸三钙含量过高或含有较高的有害杂质(如游离氧化钙、氧化镁等),会使混凝土的稳定性降低,产生过大的收缩,从而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3)水泥用量过大的混凝土收缩量会加大,配合比设计和试配时,不进行地综合设计,而单纯用加大水泥用量来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会使混凝土路面形成裂缝。
5、施工影响。(1)混凝土混合料拌和不充分。选用的搅拌设备不合适、拌和时间不足等都可能会使混合料不均匀。用这种拌和欠佳的混合料铺筑混凝土路面,也就必然造成路面强度相差过大而导致裂缝产生;(2)不是同批生产的水泥,特别是不同标号的水泥混用,必然导致混凝土强度大幅度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可能性是相当大的;(3)混凝土集料平均粒径偏小和级配不良都会导致集料孔隙过大,水泥砂浆集中,局部收缩加大,该处的混凝土路面则会出现裂缝;(4)混凝土浇筑间断。因停电、机械故障、运输不畅、气候突变、停料等原因使混凝土浇筑作业中断,再浇筑时未按施工缝处理。新旧混凝土由于结合不良和收缩不一致形成一条不规则的接缝;(5)传力杆安装不当。传力杆上下翘曲,则在混凝土伸缩和传力过程中导致混凝土被破坏,形成裂缝损坏;(6)施工配合比控制不严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完成后,施工时必须按现场实际情况换算出正确的施工配合比,还要配备相应的试验人员和设备,严格按施工配合比施工。施工配合比掌握不好会使混凝土标号失控,进而使路面产生裂缝;(7)切缝的影响。混凝土面板浇筑的延续长度过大,容易使混凝土因收缩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容许应力值、混凝土板就会开裂。施工中及时切缝就缩短了混凝土面板的连续长度,断开后的分段长度内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拉应力则必定小于混凝土的容许值(因为分段长度是按设计计算确定的),避免裂缝出现;(8)混凝土养生的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浇筑完毕后,养护不及时,板顶面水分散失快,收缩迅速;板底水分散失得慢,收缩也较缓。混凝土板的顶面和底面收缩不一致,翘曲后则可能使板产生裂缝;(9)开放交通过早,混凝土的强度尚低,不足以承受交通荷载时即开放通车,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混凝土路面就会产生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