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焊:对焊接部位施加压力,无需熔化或局部熔化即可形成接头。
代表方法:电阻焊(如点焊)、摩擦焊、超声波焊。
适用场景:汽车车身点焊、异种金属连接、小型精密零件。
焊接质量和效率受多个因素直接影响,操作中需重点控制。
材料匹配:需根据工件材质(如钢、铝、铜)选择对应的焊接方法和填充材料,避免出现裂纹、未熔合等缺陷。
工艺参数:不同焊接方法的核心参数不同,例如电弧焊需控制电流、电压、焊接速度,激光焊需调节激光功率、光斑大小。
环境条件:潮湿、有风、粉尘多的环境会影响焊接稳定性,需采取防护措施,如使用防风棚、烘干焊条。
防护准备
操作人员穿戴全套防护装备:阻燃工作服(覆盖四肢)、绝缘手套(耐压≥500V)、绝缘鞋、焊接面罩(根据焊接电流选择遮光号,如电弧焊选 8-12 号镜片)。
清理作业现场,将易燃易爆物品(如油漆、汽油、纸箱)移至 5 米以外,配备适用的灭火器(如干粉灭火器,针对电气火灾),设置警示标识(如 “焊接作业中,禁止入内”)。
若在密闭空间(如容器内)作业,需提前通风(通风量≥3 次 / 小时),并检测氧气浓度(19.5%-23.5%)和有害气体浓度,必要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异常情况处理
若出现电弧不稳(如断弧、飞溅过大),先暂停焊接,检查电缆连接是否松动、焊条是否受潮(受潮焊条需烘干,温度 100-150℃,时间 1-2 小时)。
若发现焊道出现气孔、裂纹,立即停止操作,分析原因(如工件未清理干净、参数不当),处理缺陷(如打磨去除缺陷部分)后,重新按工艺焊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