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景观照明作为主流形式,2024年市场规模达403亿元,主要应用于市政工程、商业地产及旅游景区,代表企业包括利亚德、勤上股份等。设计规范方面,《东莞市夜景照明设计指引》提出分区亮度控制及光色管理标准,鼓励采用智能调光技术实现按需照明。发展趋势聚焦节能降耗与智能控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及动态调色,推动“照明+文旅”模式应用。
从技术原理来看,景观灯的核心组件包括光源、驱动电源、外壳结构及控制系统。传统景观灯多采用卤素灯或金属卤化物灯,但近年来LED光源因其节能、寿命长、色彩丰富等优势逐渐成为主流。LED景观灯可通过DMX512协议实现动态光效控制,如渐变、跳变、频闪等,为景观增添动态美感。此外,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使景观灯能够根据时间、天气或人流自动调节亮度,进一步降低能耗。
重点照明:该类照明是指在公共活动场所适当位置而设置的能够起画龙点睛作用的特色灯具,用该类灯具来突出建筑小品、庭院或道路的出入口等细节性的东西或是某建筑需要突出的部分;
工作照明:其为小区室外照明的主要构成部分,主要由需每日开启的门卫工作等等常用设置和仅在举办活动等特殊情况开启的必备设置,设计中对于常用设置的工作照明应避免其对其他照明效果破坏的影响;
环境照明:其是为小区内人们生活提供光线,能够看清周围环境的照明设备,该种照明应该为柔和的并且弥漫在空间的,而不能专门对某些工作场所和某个地方设置的照明。
景观灯照明设计不仅要考虑灯光在不同距离、不同角度观赏的效果同时其不能破坏景观白天的效果以及其安装可靠性、维护的便捷性和运行的性等,即应充分实现技术与艺术相统一,避免因照明灯具安装而影响了原有的建筑美感或由于照明灯具安装角度和位置不合理而增加施工及维护难度,甚至对行人造成威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