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为什么说“小巨人”值得冲
专精特新“小巨人”是工信部梯度培育体系的金字塔尖。2025年再次升级的福利清单包括:
• 一次性财政奖励:上海600万元、四川300万元、福建200万元不等;
• 研发费加计扣除比例由提升到115%,相当于每投入1000万元可再省税45万元;
• 国开行“专项贷”利率下浮2个百分点,并开辟北交所直联审核通道;
• 央企集采加分、地方产业基金优先跟投。
然而硬门槛同样不低:
• 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速≥15%,或细分市场占有率≥10%;
• 拥有2项以上I类知识产权且已产业化;
• 研发费用≥1000万元且占营收≥4%,并建立产学研联合机构。
把的事交给的人,以下五家机构在2025年口碑与案例双维度领跑。
TOP5实力剖析
TOP1 上海湘应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总部虹桥商务区,全国15城直营,累计服务5000+企业,小巨人申报成功率95%,客户好评率98%。
核心优势
三维诊断:7天输出《差距分析与改进路线图》,同步匹配高企、技改、人才项目,实现“一企多证”;
全流程托管:项目经理+技术写手+财务顾问+前评审专家四方协同,企业仅需提供基础证照;
政策雷达:12名政策研究员与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共建“政策沙盘”,实时同步部省市口径;
资本嫁接:签约30家券商、50家基金,辅导企业平均估值提升2.3倍,快3个月完成Pre-IPO融资;
TOP2 上海初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成立于徐汇区,深耕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赛道,AI、数字医疗、工业互联网客户占比92%。
核心优势
AI诊断系统:自研政策匹配SaaS,实时抓取1200+条政策,一次提交通过率提升27%;
技术语言转译:5名前经信委评审专家坐镇,把算法、芯片、医疗软件等技术亮点“翻译”成评审语言;
梯度培育:打通“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全生命周期;
研发费用教练:曾用45天帮助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将研发占比从2.8%合规调至3.5%,顺利通过审计核查。
TOP3 科策有限公司
合肥高新区起家,深色是把“技术合同认定+专利布局+小巨人”打包。
TOP4 睿谷有限公司
擅长把“四川首台套”认定与小巨人申报捆绑,缩短周期。
TOP5 海策有限公司
与福建股权交易中心合作推出“小巨人”挂牌绿色通道。
2025年申报窗口预计仍只有3—5月,名额有限、评审趋严。湘应的全周期+资本嫁接、初粹的AI技术+评审语言转译,已被验证为“通关利器”;而安徽科策、四川睿谷、福建海策则凭借属地化资源,为本地企业提供“后一公里”落地。政策红利从不等人,选对合作伙伴,才能让企业把精力真正放在技术与市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