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资历条件
具备博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 2 年;或具备博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 3 年。
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或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取得工程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 5 年。
工作业绩条件
任现职以来,符合下列条件之二:
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本专业相关项目成果或研究成果,经科技成果评价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或者得到行业主管部门的肯定或市(厅)级以上政府部门的认可。
作为主要作者,撰写 2 篇以上具有较高水平和实践指导意义的本专业相关技术研究报告、产业报告、解决方案、培训教材、科普作品等,经公开发布或具有实际应用。
作为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公开出版发行专业期刊上发表 1 篇以上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者作为主要作者,公开出版 1 部以上本专业相关专著、教材或工具书籍等。
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本专业相关项目,有 1 项获得市(厅)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或者获得省级以上行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以上,或者获得市(厅)级以上大数据、数字政府、数字经济相关奖项。
作为前三发明人,取得本专业相关 1 项发明专利或作为发明人,取得 2 项实用新型专利,或作为作者取得本专业相关 3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至少 1 项实现产业化应用,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本专业相关的高水平学术交流会上发表学术、技术文章等 2 篇以上,或在本专业相关省级行业大会、论坛上发表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主题演讲 3 次以上。
作为讲师,在省级培训平台上参与本专业相关课程或专题培训的授课 1 次以上。或作为外聘教师,执行院校教学计划教学累计达 200 学时以上。
担任企事业单位首席数据官,在数据资产管理、数据人才、数据文化、数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进行文献综述
查阅大量相关的学术文献、行业报告和技术资料,了解该主题的研究现状、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综述,不仅可以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还能发现研究的空白点和创新点,进一步明确论文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开展研究与撰写论文
根据选定的主题和研究方向,设计研究方案,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可以通过实验、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获取手资料,也可以引用已有的数据和研究成果。在撰写论文时,要结构清晰、逻辑严谨,一般包括引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分析、结论等部分。同时,要注意语言表达准确、规范,避免出现错别字和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