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认证的发展历程
ISO认证起源于1947年,当时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旨在促进全球工业标准化。1987年,ISO发布了个质量管理指南——ISO 9000系列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ISO认证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衡量一个组织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具有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企业实施并通过三体系认证,要有一定的投入,但也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不仅有造福社会的社会效益,也会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1、质量管理体系:稳定服务质量,减少客户投诉,提高企业信誉,直接有利于拓展市场。
2、环境管理体系:节约能源资源,降低企业成本;持续达到排放、减少排污费用,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保护环境作贡献。
3、减少工伤事故,杜绝职业病危害,改善劳动条件,减少企业损失,调动员工积极性;为保持社会稳定作贡献。
ISO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制订国际标准达成一致意见提供一种机制。其主要机构及运作规则都在一本名为ISO/IEC技术工作导则的文件中予以规定,其技术结构在ISO是有800个技术委员会和分委员会,它们各有一个主席和一个秘书处,秘书处是由各成员国分别担任,承担秘书国工作的成员团体有30个,各秘书处与位于日内瓦的ISO中央秘书处保持直接联系。
配合
1.企业应按咨询机构要求提供适宜的资源;
2.企业应以提高自身管理运作为出发点对待质量体系认证工作;
3.企业各级人员应通力配合咨询机构的咨询活动;
4.在咨询过程中,企业不宜对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作重大调整;
5.双方严格执行经充分协商的认证咨询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