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石是一般用于路面边缘的界石,也称道牙石或缘石,它是在路面上区分车行道、人行道、绿地、隔离带和道路其他部分的界线,起到保障行人、车辆交通和保证路面边缘整齐的作用。
挡土墙作为城市园林建设之中常用的构筑物,广泛应用于建筑地基、堤防、路堑边上坡、桥台、水榭、假山、地下室等建设工程之中。是解决园林之中地形高差的关键手段之一。一个花园中的挡土墙除了围合空间、引导视线、多样空间环境层次之外,在平面和立面之上都有很小的景观营造潜力。
过去,全然“工程化”的挡土墙设计只注重工程性和功能需求,对其景观观赏性考虑较难,单调乏味,影响了园林的整体景观效果。随着现代园林的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美学意识不断提高,无论在城市还是在自然风景区,挡土墙这样的工程化构筑物已打破了以往界面僵化所造成的闭合感,开始充分利用四周各种有利条件,大胆地安排界面曲线及界面饰物,进行艺术性设计和艺术性装饰,使其满足园林功能、协调周边环境且具有浓厚空间艺术感。可以说,挡土墙的形式美学以及与四周空间环境的共创设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挡土墙通常用砖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造。设计必须首先考虑确定作用于墙背的侧向土压力的性质、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以符合功能要求。在形式之上,挡土墙的设计千变万化——它可以与泳池墙或花坛、绿地等长椅相结合,形成一个线性的休息和交流空间,供人们休息和停留。也可与景观墙或水景相结合,划分空间,装饰环境。
一、防洪抗旱
在当前的水利工程项目中,生态护坡技术是十分先进的关键技术。随着近些年水利工程技术的不断提升,施工的应对措施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护坡工程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有利于发挥出本身的护坡作用。实现护坡工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也能给河道周围环境提供抗旱防洪的作用。
通过生态护坡技术,在符合水域的情况下,能科学地对河道的水流进行调整。利用生态护坡的施工技术后,在遭遇洪水情况下,由于护坡上有着丰富的植被,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抵挡洪水侵蚀的作用;在高温的季节中,植被可起到缓解河道干旱的作用,释放出植被中的水分,调节气候和空气的湿润度。
二、优化生态环境
在水利工程用河道生态护坡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保证生物多样性,能够一定程度上净化水体等污染物。岸坡植被对于维持河道及周围环境的生态系统平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岸坡有了植被,才能提供有关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食物链才不会断裂,人类的生存空间才有所保证。另外,生态护坡上的植被还能减少水土流失、避免土壤沙化,降低环境噪音,促进污染物降解,调节小气候,净化空气。后,生态护坡与景观设计结合,可将打造成防洪屏障的同时也可利用不同的植物打造出供人们休闲放松的绿色长廊。
三、科学性和经济效应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确保生态系统的长远发展,同时要有效地服务于社会和促进经济发展。这要求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要符合区域科学发展要求,保证工程的实用性和稳定性。所以,在项目立项和计划选取过程中要考虑各项要素,比较各种设计计划,遵循投资风险低、收益好的原则开展项目。
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减少和控制环境污染及增加视觉和美学享受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
园林绿化施工中,生态修复以边坡修复难度也较大,超过30度的斜坡,斜坡一方土壤较瘠薄,另一方水也难以存留,植物不易成活或长势差。
我们来分析各种位置的边坡修复。
1.市区边坡修复:离市区较近的边坡或者高速公路入口处,对景观要求较高,因此植物群落类型以观赏价值高的灌木和花草为主,建立特殊型植物群落。物种选择上要注意颜色、形状上的合理搭配,形成和周围环境相协调又能体现自身特点的植物群落。
2.市区外的边坡修复:远离市区的路段边坡,以建立灌草型植物群落为宜,避免栽植乔木。因为乔木自身重量较大,栽植桥木反而会导致边坡的不稳,且影响司乘人员视野,提高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在物种选择上应以一些根系发达、水土保持效果好、耐干旱、耐贫瘠的物种为。
3.废弃地的边坡修复:由于废弃地的大部分区域都是废矿渣等,在生态修复先期要在表面覆盖一层士壤选择,一些具有改良土壤能力的固氮植物。种植土回填,如要重建为林地,可选择一些生长快、有土壤改良作用的草本植物为先锋种。然后再选择乡土乔木和灌木种,逐渐恢复成乔灌草相结合的生态系统。
若重建为公园,就应选择景观效果比较好的乔、灌、花、草等物种为物种,
若要恢复为牧业用地,就要选用生命力强、生长迅速、耐践踏、管理粗放的牧草类植物。
4.石壁的边坡修复:由于石壁十分陡峭,表面又很光滑,无任何土壤或松散基质,边坡保水保肥十分困难。是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关键。石壁生态修复应根据石壁的岩性、坡度、表面粗糙程度等特点进行物种选择。矿山废弃地石壁植物群落应建立草本植物群落,在小平台和空穴处适量栽种一些藤本植物和小灌木,起到点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