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近视人数呈现出高发、低龄化的趋势,近视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越来越多戴眼镜的家长(尤其是夫妻双方都戴眼镜的家长)都担心自己的近视会遗传给自己孩子。那么近视到底会不会遗传呢?
首先有调查显示:父母近视的度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孩子眼睛近视的发生率。当父母双方都为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时,其孩子眼睛近视的发生率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因为父母的近视基因会通过染色体显性或隐性的方式进行遗传,而且这种遗传不仅具有家族性而且遗传倾向明显。当父母都为中、低度近视时,其孩子眼睛近视的发生率受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因为在孩子眼睛形成中、低度近视的过程中,遗传因素是内因,光照环境因素、用眼时长、用眼距离、发育因素、营养因素等诸多影响视力健康的因素是外因。
此外,如果单从近视遗传方面来说:如果父母双方都为高度近视,那子女遗传的概率就会比较大,通常在98%以上;如果父母双方有一方是高度近视,另一方则正常,则子女的遗传概率会较低,可能在15%左右;如果父母一方是高度近视,另一方为近视基因携带者,则子女的遗传概率约为50%左右;如果父母双方都是近视基因携带者,则子女的遗传概率约为25%左右。
其次,国际近视研究院在其2021年发布的《国际近视研究院关于近视危险因素的报告》明确指出:“流行病学证据显示,不同种族间近视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民族或种族常被认为是近视的危险因素,而且确实是遗传决定近视的证据。”即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与发展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种族差异。在已知的调查中的得出结论是:
1、非洲人以及与非洲人有着密切民族渊源的美国黑人,眼睛发生近视等影响视力健康问题的概率相对较低;
2、生活在亚洲的中国人、新加坡人、印度人以及马来人,眼睛发生近视等影响视力健康问题的概率相对较高;
3、近视在不同的种族发生率有所不同,按照种族而言近视从高到低的发生率依次为黄种人、白种人、黑人;按照地区而言近视的发生率依次为亚洲、大洋洲、欧洲、南北美洲、非洲.
后,病理性近视病因学研究表明:人们对病理性近视成因的研究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虽然病理性近视的遗传方式极为复杂,但是病理性近视会通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等方式遗传给下一代,已经被人们接受并认可,其中近视等影响视力健康的基因遗传的方式为:
1、高度近视人群中有部分患者存在升高眼压的基因,这种基因会促进高度近视程度的发展。
2、诸多近视患者存在巩膜软骨层增生的结果,眼睛胶原纤维的变异在近视的发展中亦占了一席之地。
3、由于形觉剥夺性病理性近视动物模型的建立,视网膜神经递质学说认为,当眼睛的视网膜基因发生突变时,外界视信号传入视网膜后,会使视网膜的成像存在偏差、视物不清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让视觉神经产生一系列生化并发生病理性改变。
综上所述,父母等直系亲属的近视,会通过遗传影响孩子眼睛近视发生和发展的概率。但是鉴于近视成因的复杂性,家长在重视遗传因素对孩子眼睛影响的同时,还要引导孩子在读书、写字、做作业时养成科学的用眼习惯、保持正确的坐姿(眼离书本的距离为1尺,胸部离桌子的距离为1个拳头,手指离笔尖的距离为1寸等)。
除此之外,在孩子阅读、写作业时,为孩子提供明亮但不刺眼的光照环境,以及多带孩子在不强烈的阳光下玩耍、散步等,都有利于保护孩子的视力健康。因为靶向光子团队经研究发现:人体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及微量营养素的合成、吸收与阳光有直接关系,其中眼睛发育所需的关键营养跟阳光更是密不可分,比如:阳光在照射人体皮肤后,可促进维生素D3的合成,而维生素D3会协同钙的吸收,增强眼睛巩膜的硬度以及韧性;二是阳光中蕴含儿童青少年眼睛发育所需的橙、黄、紫、蓝等多频段有益光谱,这些有益光谱可以促进人体释放多巴胺,而多巴胺能减缓眼轴异常增长,从而有效降低儿童青少年眼睛近视的概率。
如果家长还是担心自己的近视会通过基因遗传给自己的孩子,那么家长可以在孩子满三岁后,带孩子到靶向光子做一次眼部基因筛查和测序,查找可能影响孩子视觉健康的突变基因,将监测、发现、预警、干预关口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