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
手摸:即用手触摸皮革表面,如有滑爽、柔软、丰满、弹性的感觉就是;而一般人造合成革面发涩、死板、柔软性差。
眼看:革面有较清晰的毛孔、花纹,黄牛皮有较匀称的细毛孔,牦牛皮有较粗而稀疏的毛孔,山羊皮有鱼鳞状的毛孔。
嗅味:凡是都有皮革的气味;而人造革都具有刺激性较强的塑料气味。
点燃:从革和人造革背面撕下一点纤维,点燃后,凡发出刺鼻的气味,结成疙瘩的是人造革;凡是发出毛发气味,不结硬疙瘩的是。
制革污水可否治理
社会上有一种偏见,认为制革污染,是难以治理的。于是许多地区明文规定,不许上制革企业。更有甚者,对制革企业左右看不惯,以种种理由刁难、“挤兑”——无论排放是否达标——直到业主无奈,企业倒闭或搬迁、逃离为止。
从本质上讲,制革厂与污染并无必然联系,生皮本来是不存在污染和毒害的,其排放污染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采用了有污染的化工材料,其二是生皮在加工过程中除去的非制革物质进入到废水中。这两种污染的源头都可以在生产工艺中避免,这就是所谓的清洁化制革工艺,目前我国清洁化制革工艺的研究已日臻成熟,新技术已从实验室向大生产转化。关于已经产生的制革污水的处理,新工艺、新设备更是层出不穷、各具千秋,其技术已至臻成熟,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早已成多数制革企业的要求。至于现存的不达标企业多数属于设备投入不足或为降低成本有意蒙混过关,其主要原因已不属技术范畴。
制革业不是消耗产业
笔者认为,任何加工制造业均要消耗资源,关键是消耗哪类资源。世界上的天然资源分两种:一次性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如钢铁、煤矿、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其原料就属于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资源;而粮食、棉花、油料、牲畜则属于可再生资源。地球上一次性资源终有会枯竭,按照开采速度煤炭仅够开采200年至250年,而石油再有40年至50年将会枯竭,那时候再没有石化工业和煤炭化工,再没有看到的塑料和化纤,街上也没有燃油汽车。因此人类才以种种措施限制一次性资源的消耗。
制革工业与面粉厂、碾米厂、罐头厂、食品厂一样,消耗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天然资源——生物资源,只要人类还吃肉、喝牛奶,还养猪、养牛、养羊,制革原料就有源源不断地供给,它永远不会给地球造成资源枯竭,只能随着这种资源的合理消耗,带动一个产业链的循环、发展和提升。
一种产业的生命力在于这种产业所生产的产品有无市场需求,而市场的需求又取决于产品对人类的作用和功能。皮革制品之所以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青睐而长盛不衰,主要在于其优越的、不可替代的性能。
1、与人体的亲合性;动物皮主要由胶原蛋白组成,人的皮肤也是胶原蛋白。因此,只要加工过程中控制化工材料的使用,所有皮革均可与人体零距离紧密接触,贴身穿用,不会产生任何不利于人体的不良反应,这是任何化学纤维难以比拟的。
2、力学性质;皮革具有一定的弹力,但其弹力不同于塑料和橡胶,拉伸到一定长度后,回弹并不随着外力的消除而直线产生,而是按照其特定曲线缓慢恢复原状,这就是皮革的回弹滞后性。这种独特的力学性能,使皮衣、皮鞋穿着舒适贴体,对身体没有压迫感,皮鞋和胶鞋、塑料鞋穿着感觉不同的原因就在于此。
3、卫生性能;皮革的透气性和吸湿排湿性是其它面料尤其是化学纤维面料无可比拟的,在自然状态下完全干透的皮革仍含有15%的水份,正常的绒面革载水量达其重量的70%时,其革面仍是干爽的,穿着仍无潮湿感。皮革的透水汽性可达200g/m2hr。而合成革的——超细纤维革,仅仅达到10g/m2hr。另外,皮革本身是一种蛋白质纤维三维交织的超大比表面的多孔体。每平方英寸约有100万个微孔,这种结构带来皮革良好的透气性,在1mm汞柱的压力下每平方米每小时透气量达1000多升。这种宝贵的吸湿排湿性和透气性赋于鞋类和服装难得的穿着舒适性和卫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