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重庆国画批发,成熟的生产工艺

价格:面议 2024-11-26 06:00:01 692次浏览

字画如何保管

因书画是用宣纸、绢、绫、帛等作底,时间久了很容易虫蚀破损,更怕潮湿又忌干燥,

与其它文物相比,显得更为娇贵。为限度地延长其寿命,保护书画工作非常重要。

现就一些基本常识介绍如下:

一、书画不能悬挂在潮湿、油污的墙壁上。

二、挂画首先注意挂钉的牢固。挂画的方法很讲究,右手执画杈,勾住书画绦带中

心,左手托住画的中间部位,大、小指在内,中三指在外,随着画杈的举高,托画左手

指要松,慢慢展开,挂好后再离手。摘画时左右手与挂画姿式同。摘下后平放于案上,

卷画时注意卷齐、卷紧。如果是两个人,其中一人牵住天杆,另一人握住两边轴头慢慢

上卷。如果遇有画幅过宽,两手难握住,可一手半握画之中部,另一手转动轴头卷画。

要注意牵天杆的人将画举高,卷画人要低一点,以防折坏画芯。

专门存放书画的库房,要求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这样可以抑制害虫和霉菌的生长繁殖。科学实验证明,害虫、霉菌的生长繁殖与空气中湿度、温度有着直接关系。温度在10℃以下,大多数害虫就停止发育和繁殖,相对湿度在65%以下,霉菌就失去正常生长发育的可能,因此书画库内温度宜控制在10-18℃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为好。为何要求相对湿度在50%的下限呢?因为书画属于吸湿性物质,对于过度干燥非常过敏,容易干裂。书画是用面粉制成浆糊之类的黏着剂进行装裱过的,干燥到一定限度,黏着剂受干燥而发脆,会造成书画物理性朽坏,倘是相对湿度降至45%以下,持续较长的时间,书画就有损坏危险,所以相对湿度50%的下限是一个严格的湿度极限。

书画库首先应选择通风条件好和较干燥的楼房,不宜选择底层和顶层。对受潮后书画未晾晒不可卷存,以免生霉。防止受潮可用干燥剂吸潮,即一般固体硅胶,每公斤硅胶可吸水0.4-0.5公斤,吸湿后仍为固体,表面不潮湿、不融化、无污染,无腐蚀性,对书画也无副作用,性质稳定,

可长期使用。书画防虫多用驱避剂,利用此剂易挥发之特点,并且有特殊气味和毒性的固体,放入密封画柜(箱)内,使挥发出的气体在书画周围保持一定的浓度,起到杀灭害虫或使害虫不敢接近。常用有萘(C10H8),纯萘为白色结晶粉末或片状,化学性质稳定,易挥发,浓度大,可杀虫。也有加工成萘丸(即卫生球),使用时用纸包裹防止接触书画。另有用樟脑精(C10H16),其纯品为无色结晶,易挥发。此外还有用二氯化苯(C6H4CI2),药效为萘之5倍,杀虫能力大,使用时放入瓶内,瓶口封以纱布,降低挥发速度,万勿直接触及书画。

书画装裱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帛画、缯书,至西汉即有装裱的绘画出现。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上端,装有扁形木条,系有丝绳,木条两端还系有飘带。南北朝时书画装裱多赤轴青纸,裱工有范晔、徐爱、巢尚之等人。书法家虞龢还著有装裱著作。至唐代始用织锦装书画,格调堂皇,高手辈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设“论装背裱轴”一章专门论述有关装裱事项。 宋代因书画繁荣,装裱亦获空前发展,多用绫绢作裱料,装裱样式丰富多彩。北宋宣和年间,装裱多是画心上下镶隔界,不镶绫边,周以古绸绢边栏之,称宣和裱。此时画家米芾兼善装裱,著《论鉴赏装裱古画》一文,颇有建树。元代宫廷设置专门机构,管理装裱书画。明清以来,随文人画大兴,以素绢或浅色绢作裱料的装裱逐渐增多。出现了地区性的装裱中心,所裱书画因绫绢色彩及操作技法及裱幅形式的不同而具有地方特色,如京(北京)裱、苏(江苏)裱等。明代周嘉胄撰《装潢志》一书,论述精微,人多重之。 另外,中国的书画装裱技术还传至日本、朝鲜,形成各自的独特风格。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3452356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