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广忆制卡有限公司

广州校卡校徽制作,量大从优,不容错过

价格:面议 2022-03-30 02:12:01 498次浏览

校徽(school badge)是学校徽章的简称,是一个学校的标志之一,其主要的目的是分辨人员、留存纪念和通过图案、文字来介绍学校的性质和学科,同时在佩戴校徽的时候也给佩戴者在无形中增加了纪律的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体现出学校的特征,让人容易记住。

新老知识分子截然不同的际遇,决定了他们对校徽的不同态度。几位教育界人士的观点是:其一,对母校认同感的问题。过去是计划经济,国家包分配,学习目的单一,思想政治工作易于开展,青年对母校具有深深的认同感,自觉戴校徽。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学生有其不同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校徽不再具有原来的凝聚力作用。

其二,校徽潜在的价值降低。大学生占人口的比例成倍增长,使大学生不再像过去那样 稀有。过去一家出个大学生,大有光宗耀祖的荣耀,争相佩戴校徽。而在大学扩招改变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状况后,大学校徽更不为人看重。

其三,彰显个性占了上风。历史上的校徽曾有过圆形、三角形,而今校徽多为横条形。过去知识分子以衣着朴素为荣,有道是:“公共汽车上见着戴校徽的,小偷都不偷。”他们从未想过这样的校徽是否还时尚,只知认真佩戴。而21世纪追求个性释放的新一代大学生,已经看不上这种千篇一律、样式陈旧的校徽,如果一定要戴点什么,他们宁可选择胸针、胸花,让自己与众不同。

其四,学校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校徽是学生在学校的通行证,进校门要查,进图书馆也要看,校徽背后有编号,丢失了要登报,声明遗失后才可补发。校徽尽管背后也有编号,有的大学对遗失补发也有自己严格的“土规定”,但它不再有通行证的意义,刷卡、凭证件已成为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

也有老师认为,校园里不允许有任何不隐患存在。别说校徽这样有别针的东西不能随便扎在胸前,就连会议文件的装订,也杜绝了金属的订书钉,改为用胶粘。尤其是上体育课,都严格地要求着装不得有任何对身体造成伤害的东西。在教育部门的反复监督下,学校无时不把放在首要位置。

佩戴校徽是一种形式,而其中的德育蕴含却是很丰富的。在这方面,学校还有很大的引导和教育空间。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社组织的调查显示,除了有33%的学生不喜欢校徽的情况外,关于是否佩戴校徽,只有30%是经常佩戴,偶尔佩戴校徽的占38%,还有32%的学生很少佩戴校徽。北京大学的校徽早可以追溯至1917年,是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请鲁迅设计的。在这枚校徽上,“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

把校徽戴起来,有助于学生培养对学校和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学生们对校徽有着浓厚的感情和自发的真诚理解。有关校徽的调查显示,关于“你喜欢你们学校的校徽吗?”的问题,回答“喜欢”的占67%。对于“戴校徽的好处”问题的回答中:认为“是身份象征”的有49%,认为“培养集体荣誉感”的有50%,认为有“道德行为约束”的有45%。

校徽,是一名学生的标志,

佩戴校徽不仅是学生形象的一部分,也是一名学生的行为规范。但是不少学校、学生们未能真正明白佩戴校徽的意义,不少同学也没有养成佩戴校徽的习惯。为此,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所属广州日报、信息时报、岭南少年报、大洋网及光明日报社教育部、中国少年报联合倡导“把校徽戴起来”并开展相关讨论活动。中国教育电视台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信息网、新浪网也同时展开这一讨论。 此次活动首先进行关于校徽情况的问卷调查,在报刊和网络同步展开。问卷包括学生佩戴校徽的基本情况,对校徽的看法和校徽的故事,也欢迎家长们积极参与。

店铺已到期,升级请联系 18670343956
联系我们一键拨号1356001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