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森祥水产养殖基地

徐州网箱如何养殖黄骨鱼,诚信经营,值得信赖

价格:面议 2022-12-10 09:33:01 1175次浏览

黄颡鱼属小型鱼类,生长速度较一般鱼类慢,因此要注意科学放养。

提早放养:适当延长养殖周期,提高养殖产量。黄颡鱼放养一般在每年4月下旬,但各地气温不同,只有气温条件允许,水温稳定在10℃左右,才可放养,以人为延长生长时间。

鱼种优质:市场上黄颡鱼品种较多,如瓦氏黄颡鱼、江黄颡鱼、岔尾黄颡鱼等,还有近年繁育的全雄黄颡鱼。无论何种品种,放养时必须要求出自正规的黄颡鱼良种繁殖场,尽量选择人工繁育的优良鱼种,既可保证品种的纯度和生长速度,也可提高成活率。

规格宜大:鱼种规格大,体质相对较好,生长相对较快,因此市场上大规格黄颡鱼种颇受欢迎。一般要求个体规格在10~15厘米,体重15~35克为宜,尽量放养30克/尾以上的大规格鱼种。四是密度合理。鱼种的放养密度,必须根据养殖条件、养殖方式、饵料供应、鱼种规格和管理水平等情况灵活掌握,力求适当,放养过少则鱼池利用率不高,效益不明显;放养过多则生长缓慢,病害多发。若主养黄颡鱼,一般每亩可放养15~35克/尾的鱼种2500~5000尾,规格较大时可适当稀放,同时可搭配鲢、鳙鱼种200尾左右,调节水质。如果采用混养模式,可以将黄颡鱼套养在其它养殖池内,每亩可套养30克/尾以上的黄颡鱼100~150尾。鱼种入池前使用5%食盐水溶液浸体消毒10~15分钟,防止将病原体等有害生物带入池塘。

黄颡鱼相比常规鱼类,耐低氧能力较差,且个体纤小,容易受惊,对养殖管理要求较高。 [8]

水质调节:黄颡鱼喜欢清新的水体环境,需要时刻保持水质清新,水体透明度要求达到35厘米以上。因此,必须定期换水。5~6月,每月换水一次,每次注入新水30厘米左右;7~9月,每半月换水一次,每次注入新水15厘米左右,全年保持水深在2米左右。 [8]

适时增氧:养殖池塘要求配备增氧机等设备,根据天气、水质情况科学开机增氧,晴天坚持凌晨和午后开机1小时,阴雨、闷热天气要提前增氧,增加开机次数和时间,使水体溶氧浓度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 [8]

强化管理:坚持日夜巡塘,观察鱼群采食、活动及生长情况,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尽量减少行人、兽类等进入养殖区惊扰鱼群,以免发生应激反应。

黄颡鱼,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南方地区。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无肌间刺,是我国常见的食用鱼类,也是餐桌上的珍品食肴。黄颡鱼不仅味道鲜美,关键是黄颡鱼也拥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因此在鱼类里也颇受欢迎。

花身现象也是2014年黄骨鱼养殖的一个主要问题,同比往年花身的鱼塘明显增多。一旦黄骨鱼出现花身,售价就受到影响,鱼中也不乐意收鱼。花身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实和“香蕉鱼”类似。肝胆问题加上水质底质问题,如亚酸盐长期过高等两个方面引起。而肝胆类问题的直接原因也是由于饲料原料毒的长期积累,造成肝胆疾病问题,引发色素合成机制障碍,加上水质问题,就表现为花身。

店铺已到期,升级请联系 15923987592
联系我们一键拨号13627228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