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锦亿丰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湖北黑鱼养殖方法,规模化安全饲养技术

价格:面议 2020-10-10 04:09:01 108次浏览

背鳍颇长,几乎与尾鳍相连,无硬棘,始于胸鳍基底上方,距吻端较近。腹鳍短小,起点于背鳍第4~5根鳍条下方,末端不达肛门。胸鳍圆形,鳍端伸越腹鳍中部。臀鳍短于背鳍,起点于痛鳍第15~16根鳍条下方。尾鳍圆形。肛门紧位于臀鳍前方。背鳍软条为49~54条,臀鳍软条为32~38条。

乌鳢属于淡水底栖性的鱼类,通常栖息于水草丛生或淤泥底质的水域中,遍布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水田等水域,对水体中的环境因子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尤其对溶氧量、水温以及水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当水体中缺少氧时,能够借助鳃上腔的辅助呼吸器官,在水面进行呼吸。乌鳢在0~41℃的水温下都可以生存,16~30℃是乌鳢生长发育繁殖的最适温度。当春季水温恢复到8℃以上时,通常会活动于中上层的水体中;夏季时节乌鳢多活动于上层的水体中;当秋季温度低于6℃时,此时乌鳢游动缓慢,常潜伏于水层的深处;冬季水温接近0℃时,则埋在淤泥中越冬。由于乌鳢的跳跃能力很强,所以经常会发生逃逸现象,天气闷热,雨水冲击,涨水等都会造成乌鳢的逃逸。

亲鱼的放养关键是密度、时间和雌雄比例。密度一般按每亩放养100~150公斤,最多不超过200公斤。应按亲鱼的规格大小而定,一般在150~250尾。密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过高会影响亲鱼的活动空间,过低不容易驯养,特别是野生亲鱼,这些都会影响亲鱼的性腺发育。时间安排于9月。9月水温在25℃~30℃,从高温逐渐转凉,有利于亲鱼越冬前的培育,摄食比较旺盛。亲鱼通过捕捞、运输,特别是野生亲鱼到了新的生态环境中,常不会觅食。而9月放养尚可通过两个多月的驯养,使之适应新环境,恢复体质,促进性腺的发育,提高雌鱼的产卵量。黑鱼放养时雌雄比例基本上按1:1混养。这时雌雄比较难以判别,所以只能说基本上放养数要比实际需要量略大一些。黑鱼亲鱼下池前用2%~3%的食盐水消毒或用浓度为30×10^-6的福尔马林溶液药浴10分钟左右,消毒后放入已准备好的亲鱼池。

黑鱼繁殖关键是看水温,一般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就可以进行繁殖。为了达到更好的繁殖效果,在繁殖前20天左右需进行一次性腺成熟情况的检查。方法是将亲鱼池水排干,进行逐条检查亲鱼的性腺成熟程度,并按成熟程度分池放养。

检查性腺时的困难是雌雄鉴别。黑鱼的第二性征差异不明显,从外形上很难鉴别。特别是黑鱼人工繁殖时要采取对组繁殖(单繁),因此雌雄的鉴别十分重要。如果有一尾亲鱼选错,那么这一组就不可能进行繁殖。

店铺已到期,升级请联系 15923987592
联系我们一键拨号1915103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