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定义理解
--可以申请IATF16949认证汽车产业:轿车、载货汽车、客车、摩托车及部件、配件的生产厂家;
--不可以申请IATF16949认证的组织:工业(叉车)、农业(小货车)、建筑业(工程车)矿业、林业等用车。
对于新成立工厂不具备十二个月运行绩效数据,可以先进行符合性认证发符合性证明,当运行具备十二个月运行绩效数据再进行认证审核注册。
IATF16949,4.4.1.2条对产品安全做如下规定:
组织应有形成文件的过程,用于与产品安全有关的产品和制造过程的管理,形成文件的过程应包括但不限于 (在适用的情况下):
a) 组织对产品安全法律和法规要求识别;
b) 向顾客通知a) 项的要求;
c) 设计FMEA 的特殊批准;
d) 产品安全相关特性的识别;
e) 产品及制造时安全相关特性的识别和控制 ;
f)控制计划 和过程FMEA的特殊批准;
g) 反应计划(见9.1.1.1条) ;
h)包括高层管理者在内,明确职责,,升级过程 和信息流的定义, 以及顾客通知;
i)组织或顾客为与产品安全有关的产品或制造过程中涉及的人员确定的培训;
j)产品和过程的更改实施前应获得批准,包括 对过程和产品变更 带给产品安全的潜在 影响进行评价(见ISO 9001 8.3.6条)
k) 整个供应链中关于产品安全的要求转移,包括顾客指定货源( 见第8.4.3.1条)
l) 整个供应链中制造批次(至少)的产品可追溯性( 见第8.5.2.1 条)。
m) 为新产品导入的经验教训。
返修(使不合格品满足预期用途而采取的措施)和返工(使不合格品符合要求而采取的措施)是质量管理的两个概念,所以分开说。
先说返修的控制变化点。老版TS16949对返修控制没有提出要求,只是在定义一节提到什么是“返修”?
而新版IATF16949的8.7.1.5条款对返修产品的控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概况起来有以下七点:
1. 返修之前要评估返修过程中的风险;
2. 返修之前要获得客户批准;(这点还真麻烦啊!客户会批准吗?不批准咋办?是不是偷偷干?)
3. 返修必须有一个形成文件的符合控制计划的返修确认过程;
4. 返修作业时要有返修作业指导书,且易于被作业人员和检验人员取得和使用;
5. 返修的产品要重新检验,并且要有证据满足可追溯性之要求;
6. 返修产品要获得顾客形成文件的让步授权;
7. 我们要保留与返修产品处置有关的形成文件的信息,包括数量、处置、处置日期及适用的可追溯性信息。
我们再说说新版、老版“返工”的变化点。老版TS16949在8.2.3条款中对“返工”只提出了三个要求:
1. 返工一定要有“返工作业指导书”;
2. 返工的产品要重新检验;
3. 返工作业指导书要很容易被返工作业人员看到,并按返工流程作业。
而新版IATF16949对返工提出了以下七个要求:
1. 组织应在决定对产品进行返工之前,利用风险分析(如FMEA)方法来评估返工过程中的风险;
2. 如果客户有要求,组织应在开始产品“返工之前”获得客户批准;
3. 组织应有一个形成文件的符合控制计划的返工确认过程,或者其它形成文件的相关信息,用于验证对原始规范的符合性;
4. 返工作业要有“返工指导书”,且易于被适当的人员取得和使用;
5. 返工后的产品要重新检验;
6. 返工产品的拆卸要符合可追溯性要求;
7. 组织应保留与返工产品处置有关的形成文件的信息,包括数量、处置、处置日期及适用的可追溯性信息。
不管是返修,还是返工,新版IATF16949几乎提出了相似的具体要求。为什么新版会这么做呢?主要是返修和返工的控制是容易被组织忽视的,也产生了较多的问题。其实,返修和返工如同一个新的生产过程,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将使返修、返工的结果达不到预期目的。新标准这些要求的本意是指导返修和返工作业,保证返修、返工过程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