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由于学科历史短,基础弱,艺术设计的教学方法与课程体系受苏联美术教育模式与欧美国家20世纪初形成的课程模式影响,导致了专业划分过细,过于偏重技术性训练,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出突出的问题。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大发展,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应对这种变化,教育部将“艺术设计”由原来的二级学科调整为“设计学”一级学科,既体现了对设计教育的重视,也体现了把设计教育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支持教材建设工作。此次由设计学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林家阳教授担纲的这套教材,在整合教学资源、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应用型教育教学模式、开展实践和创新教学,结合市场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从专业方向的全面性和重点性、课程对应的度和宽泛性、作者选择的代表性和引领性、体例构建的合理性和创新性、图文比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等各个层面都做了科学适度、详细周全的布置,可以说是近年来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材建设的力作。
设计是一门实用艺术,检验设计教育的标准是培养出来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是否既具备深厚的艺术造诣,实践能力,同时又有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内涵不仅仅是美丽的房子、美丽的道路、美丽的桥梁、美丽的花园,更为重要的内涵应该是贴近我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好比看博物馆绝不只是看博物馆的房子和景观,而最为重要的应该是其展示的内容让人受益,因此“美丽中国”的重要内涵正是我们设计学领域所涉及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