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件所采用的合金主要是有色合金,至于黑色金属(钢、铁等)由于模具材料等问题,较少使用。而有色合金压铸件中又以铝合金使用较广泛,锌合金次之。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压铸有色金属的情况。
(1)、压铸有色合金的分类 受阻收缩 混合收缩 自由收缩 铅合金 -----0.2-0.3% 0.3-0.4% 0.4-0.5% 低熔点合金 锡合金 锌合金--------0.3-0.4% 0.4-0.6% 0.6-0.8% 铝硅系--0.3-0.5% 0.5-0.7% 0.7-0.9% 压铸有色合金 铝合金 铝铜系 铝镁系---0.5-0.7% 0.7-0.9% 0.9-1.1% 高熔点合金 铝锌系镁合金----------0.5-0.7% 0.7-0.9% 0.9-1.1% 铜合金
(2)、各类压铸合金推荐的浇铸温度 合金种类 铸件平均壁厚≤3mm 铸件平均壁厚>3mm 结构简单 结构复杂 结构简单 结构复杂。
* 注:①浇铸温度一般以保温炉的金属液的温度来计量。
②锌合金的浇铸温度不能超过450℃,以免晶粒粗大。
铝合金压铸件的杂质如何控制?
1、控制毛孔的产生,关键就是减少混入压铸件的气体量,理想的金属流通过流变片和热水路径不断加速通过喷嘴, 平滑方向形成与金属流相匹配的金属流,通过采用锥形流道设计,热水流量逐渐向热水口倾斜,从喷嘴不断加速,有可能实现该物体。
2、气体混合在灌装系统中,湍流和金属液相混合形成孔隙,从研究过程中模拟铝合金压铸金属液体从铸造系统进入腔体,在闸门处出现一个尖锐的转折点,并增加了闸门横截面面积, 结果表明,在金属液体流动中产生湍流并涉及气体,使温和的金属液体从闸门和腔进入泄流罐和排气罐,并将其排出模具。
压铸模具温度的重要性和操控原则
(1) 压铸模具温度的重要性
压铸模具是铸造出产过程中的成型工艺配备,模具内所树立的温度场散布是否安稳,对铸件质量、出产功率和模具运用寿数都有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铸造出产的本钱和经济效益。模具内温度场要在工艺要求规模内,这样才干获得外观和内部质量合格的铸件,反之温度过高就会构成拉伤、气泡等缺点,延长了冷却时间、下降出产功率;温度过低就会发生冷隔、浇不足、气孔等缺点。压铸模具长时间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出产,如果再加上模具温度场不安稳,长时间周期性热膨胀和收缩,模具更简单失效,大大缩短了运用寿数,也下降了出产功率。
(2)压铸模具温度操控原则
铸造过程中,模具与金属液的热交换到达理想的热平衡,即模具在吸收热量和排放热量持平,到达动态热平衡,工艺选定后其模具温度到达铸件工作温度的规模,对简单构成热节的当地进行定点冷却以促进热平衡的构成。
压铸模具温度监测办法
(1)手持式热成像仪
每班进行热成像测验,根据温度状况进行模具的调理
(2)热电偶或热成像仪温度监测体系。
根据模具状况,在模具内埋热电偶或者在模具上方和左右两方放置热成像仪,经过操控体系来实时监测模具温度散布状况,经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调整模具温度以完成模具的温度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