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中国服装行业,职业装,制服品牌的“新拿来主义”

价格:面议 2024-06-20 07:00:01 5034次浏览

中国的职业装、制服行业一直存在“拿来主义”现象,比如大家熟知的盗版、假冒、贴牌、仿造,等等。“鳄鱼”全国游,“卡丹”到处有,“狐狸”漫山走,“老爷车”被偷,这种消费者形象生动评价的“傍依”、“克隆”式的“拿来主义”,在今后一个阶段在职业装、制服行业不会消失。但是记者发现现在的中国职业装、制服行业开始出现一种“新拿来主义”。这种“新拿来主义”不再是拿来就用,而是不仅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积极精神,而且进一步升华到自主创新的层面。像一些服装企业一只手承接国际市场订单,一只手控制订单流向和产品出口,成为国际流通环节中的一环;一些“代理洋品牌”的服装企业,“拿来”自主品牌直接融入国际职业装、制服品牌体系的通行证;设计师谢锋“拿来”巴黎时装周,使自己和其品牌“吉芬”走上了国际设计舞台等,这些记者觉得用“新拿来主义”来定义比较恰当。

“新拿来主义”之“采购走出去”

现在中国职业装、制服行业“新拿来主义”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采购走出去”。“采购走出去”也是中国服装产业的新成长点。“采购走出去”是以跨国采购集团的形式,一只手承接国际市场订单;一只手控制订单流向和产品出口,成为国际流通环节中的一环。这种“新拿来主义”模式能够有效地控制国际市场产品流通的渠道,一方面,提高了服装企业在国际贸易价值链上占据的层次,改善了我国服装产业的利润格局;另一方面,握住渠道掌控权,转变了我国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地位。这种“新拿来主义”无疑是适合现阶段的中国服装业实现国际化,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众所周知,贸易摩擦、配额制度、人民币升值、竞争国崛起等多方面外部环境的压力,加上近年来经济发展,我国服装加工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削弱,普通产品出口价格透明等内部因素,出口贴牌的大路产品已经不可能获得理想的利润空间。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自有品牌走出去等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近两年来一些纺织服装生产企业为了规避贸易摩擦、降低生产成本,“拿来”一些小批量、快速反应的欧美订单的同时,在欧盟附近及南美等地区“拿来”比国内更廉价的劳动力从而拿来利润,可以说也是一种“新拿来主义”的表现。

“洋品牌代理”的“新拿来主义”

服装出口加工企业做贴牌生产,毛利基本上在10%以下,利润空间很小。而“代理洋品牌”,实行特许加盟,只需加盟商拿钱来提货,经营风险很小,而且还可以利用效应,较容易打开市场。于是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8676037001